其实在做平面设计之初,我们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搞清楚设计的基础逻辑是什么,把最基本的设计方法掌握好,你的设计就已经是一张很不错的设计作品了。
并不是在开始阶段就要追求每一张作品都需要有很强的创意表现和高深的设计概念,总觉得自己的画面不如网上的有创意有想法,其实这么想会把自己框住,作为初级设计师要做好初级设计师该做的事,用高级的设计来要求现在的你,是不明智的选择。
我们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在我们做设计的时候,版面中都有哪些内容?
无非两个内容:
不管是标题还是正文还是装饰文字还是注解等等都是文这一类。
当然,不管图片还是图形还是装饰元素等等都是图这一类。
当我们缕清出这两个大类,然后再逐一突破就好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平时常说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无非就是对齐、大小、对比、亲密、重复等等。我们把这些原则和上面说的两大类做一个穿插了解,平面设计的最基本面貌也就清晰可见了。
我们今天就先说“文”这一个大类下面关于对齐和大小的事儿。
无论我们做一张海报,还是做一张详情页,文字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同学在做文字与文字之间的对齐,和文字与元素之间的对齐时,都是很马虎的,看到这个你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海报,是不是有没对齐的情况。
首先,对齐的方式有六种,左右对齐、上下对齐、居中对齐和两端对齐。
这是对齐的最基本形式,这当然是连不做设计的人都知道的事儿。那在设计版面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具体操作呢?
对齐的作用有两个:
清晰逻辑&产生联系
我们看示例,左边的图使用了左对齐,而右边是一种混乱的状态。
使用了对齐之后,不仅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清晰的逻辑,也能让画面看起来“干净”不少。
也就是说当我们拿到的文字段落比较多,或者文字信息比较多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排复杂的版面效果,简单的使用对齐,可以保证你的设计不出现错误。
上面是三组关于文字的编排。
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组1有两行没有对齐,这在我们工作当中经常由于马虎或者在挪动鼠标的时候不注意造成的。我们可以发现,就是这么几个像素的差距,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混乱,强迫症的同学恐怕更受不了吧。
那第二第三组又是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一下。
所以划重点:
当我们在编排时,不去把文字段落做过多的复杂变化,只做到对齐就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哪怕不出彩至少也不会出错。然而,只是对齐就当真不会出彩吗?
来看看例子就知道了:
我们观察上面三张海报,分解结构看一下:
也就是说我们做好一种对齐,在加入一个图形元素就已经可以产生出很多精彩的画面了。
在对齐可以让画面变得更加规整之上,还可以让文字组之间产生联系。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
是不是逻辑变清晰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版面里,可能因为文字信息要传达的内容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字段落。当这些段落在被某些元素隔开的时候,通过对齐是可以让彼此之间产生关联。
这种关联有什么作用?
-可以让视觉逻辑更清晰,也就是把画面按网格分隔开来。
-视线引导
-让信息层级相同。
我们可以看出画面被分成了左右两部分,通过段落的对齐和杯子的位置,把画面的空间分割了。一条隐形的线存在于画面之中。
不止这样,当我们通过标题阅读了段落1,通过对齐这条线,我们的视线可以马上找到段落2。
让信息层级相同呢?又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可以看到粗字体的文字信息和我画红色区域的文字信息并不是统一全部左对齐的,而是红色区域单独做了对齐,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这两部分区域之间的关系。
这种产生关联的方式是经常被运用到的,因为并不能保证版面中其他元素的形状和状态可以保证段落的完整性。被分开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主观上把段落信息的分开。
大小法则在日常中对于图形使用时提到的比较多,在文字组编排的时候其实说的就是节奏的变化。
刚才我们举过很多优秀的海报,在使用一种对齐方式,并且在搭配一个元素的时候,为什么会显得不那么呆板和单调呢?
当然,图形或者图片元素的使用是增加画面视觉效果的很大原因,但是文字组的节奏变化同样重要和精彩。
接下来我尽量少用文字描述,通过演示可以让大家清晰的了解如何去做文字组的变化。
上面两行圆点,第一行没有任何变化,第二行由于大小的变化,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会比较耐看。
所以放到文字组编排里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去套用。
我们可以看上图中的海报,很多文字组都采用了这种节奏,这种节奏是最有视觉变化的。当然一切都不是绝对的,上面提到的不建议的排列方式也会出现,当版面中有很多文字组信息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排列方式,当然这并不是错的,视情况和信息的完整性决定。
只是在排列文字组的时候我们优先考虑建议的节奏型。
接下来是关于字体的大小同样要有节奏。
其实文字组的变化做起来很简单,只要通过句子的长短和字号的大小变化产生节奏就好了。不要一直是一种不变的状态,用大小中字号把所有的信息穿插开,自然而然海报就会变得很耐看。
直接套用这些称不上公式的公式就好了:
中大小、大小中、小大中、小大小中等等,只是不要让顺序变成大中小、小中大这种递增或者递减的变化就好了。
我们可以再看一些海报的例子:
当我们知道了需要用大小中字号的变化来让文字组产生节奏变化,那我们要怎么去设置字号的大小呢?难道是靠鼠标滑动和第六感吗?
当然不是,给大家说一个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倍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倍数的递增和递减,是可取的方法。
在倍数的基础上,还有一种近似数值的波动变化。
除了字号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字重的变化,来产生大小变化的节奏。
上面这一组全都是使用的汉仪旗黑字体,我们通过对于字重的调整,会发现在字体的变化之下,字重的变化又产生了新的节奏变化。
多重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让文字组的变化特别丰富,对于重点的突出,信息的传递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在通过对文字的字体选择和对于数字等各种信息进行单独设计化表达之后,就会得到很丰富的文字组设计。
像下面这些示例:
其实所有海报的文字组设计,都逃不脱这些规律,用这些方法叠加在一起,你可以轻松的设计出很好看的海报设计。
当然,海报不止有文字,还有图形和图片等其他元素,我会慢慢给大家逐一讲解其规律,让海报设计不在困扰你~
最后我们再来会看一下我们前面用到的参考案例,再加深一遍印象。